国画-竹(文化象征)
分类:行业动态点击量:1428发布时间:2020-03-25

国画-竹(文化象征)

竹子的生长方式与众不同,首先是嫩笋破土而出,逐节上升,开枝发叶,象征“有志有节”。 竹竿外表光滑洁净,不易攀附蔓生植物,象征“不趋炎附势”;而竹的内部是空的,象征“清虚自守”。 整体竹株看起来似弱而坚韧,风来顺风,雨来承雨,雪来载雪,时时“以柔克刚”。 中国古人就爱竹的傲岸与清虚。竹在中国的文化中,是有骨气、有气节、坚贞的象征,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弹性、精神的真理,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常赞美竹、咏竹、画竹、写竹,它们有着虚心亮节、潇洒挺拔的君子风度,世人常用竹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以竹的品质为自己品格的发展方向。

图片
竹雀图

竹子的象征意义

竹,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,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、青春永驻;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;其枝弯而不折,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;生而有节、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。竹的挺拔洒脱、正直清高、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。

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,是君子的象征,为无数仁人志士喜爱,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,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。中国人最早的竹情节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,之后,竹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,例如“竹报平安”常用来祝福平安吉祥。

图片
雪竹文禽图

国画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,墨竹画在写意花鸟画中占有重要位置,其笔墨特征是以书入画、骨法用笔,画竹要“成竹在胸”,才能在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,表现出竹的神韵与气节。

竹子亭亭玉立,婆娑有致,不畏霜雪,四季常青,且“未出土时先有节,及凌云处尚虚心”,有君子之风。画竹的关键在于对竹枝叶的取舍、概括,用笔自然、一气呵成,表现竹的无限生机,浓淡相映、妙趣横生。

图片
竹虫图

在国画中,竹与梅花、喜鹊画在一起,有爱情长久、幸福美满的美好的寓意。

梅兰竹菊在国画中合称“四君子”。

《埠雅》:“竹,物之有筋节者也。”竹,清高而有节,宁折不屈,开怀大度。

竹子的生长方式与众不同,首先是嫩笋破土而出,逐节上升,开枝发叶,象征“有志有节”。 竹竿外表光滑洁净,不易攀附蔓生植物,象征“不趋炎附势”;而竹的内部是空的,象征“清虚自守”。 整体竹株看起来似弱而坚韧,风来顺风,雨来承雨,雪来载雪,时时“以柔克刚”。 中国古人就爱竹的傲岸与清虚。

图片

中国的竹画里有人生哲学,更有浓郁的文化质素。 竹文化留下的美学意象,影响着后世的人,一代又一代。

(本文源于网络,作品由作者徐裕国本人提供)

图片
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师徐裕国先生作品
图片
国内外青少年书法水墨摇篮、全国美育素质系统培训家,30多年行业经验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,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兴隆西街华侨城中旅广场群楼华生活馆 3楼B316 石庐艺术美育,电话:门店电话 4001834231,交通:地铁-华侨城站B出口、公交-华侨城站。
图片
抖音:shiluart